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
种子库建于08年 选址有科学考虑
2008年2月27日一则消息说,一座叫“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”的农作物基因库在挪威北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建成启用,它是世界第一座属于全人类的粮食种子库,也是目前全球最安全和最全面的农作物种子库。安全性堪比美国肯塔基州国家黄金储藏地纳克斯堡。有媒体称它为“种子诺亚方舟”或“世界末日种子库”等,是拯救人类粮食生物多样性丧失之“末日”的“诺亚方舟”,是“人类粮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”。美国《时代》杂志将这一“种子库”评选为2008年“最重要的发明”。但国人对它了解不多,充满着神秘感。
为何把维系全人类粮食安危的“种子库”放在斯瓦尔巴群岛?斯瓦尔巴群岛虽是挪威的属地,但南距挪威大陆北海岸还有657公里,地理位置很偏僻,气候恶劣和寒冷,人迹罕至,这里是北极熊的故乡,岛上的北极熊多达5000 多头,比人还多。这些对人类居住的不利因素,却可让“种子库”远离各种外在威胁。但此地又不像南极那样非常不易到达,朗伊尔城有很好的码头和机场,这又给各国运输种子来此提供了便利。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冰洋上,北极圈内,气候寒冷,拥有永久冻土地带。“种子库”所在地距北极点只有1000多公里,它也是一座天然冰箱,能使种子处于低温环境中,这非常适合种子的长期储藏,而不受气温变化的影响。
在建“种子库”时,科学家们周全考虑了现在和未来世界上可能发生的各种最坏险情。如“种子库”位置高于海平面130米左右,即便以后格陵兰的冰盖融化或者南极洲的冰层完全消融了,海平面上升了许多,它也不会被淹没。2008年2月,“种子库”才建成就接受了一次大自然的考验,2月21日,当地发生了一次里氏6.2级的地震,“种子库”安然无恙。
神秘的种子库
A 库内-18℃,被全程监控
经过种种的辗转,记者于2013年8月7日来到了那座神秘的种子库。接待记者的是全球农作物多样化信托基金会执行理事Aslaug Marie Haga女士。
种子库位于朗伊尔城外一座山的半山坡上,似一座堡垒,山的另一侧,则是无际的大洋。夏季的朗伊尔,山上只有少量残雪,大片裸露的黑色岩石还可使这座不高的建筑清晰可见。但可以想象,到了大雪覆盖的冬季和极夜,它就会被掩盖在白色的雪山和漆黑的夜色之中,十分隐蔽,难以看到。
Haga女士接记者的车子停在“种子库”的门前,一位高个先生已在此等候,第一道门要由他打开。门前有一段几米长的钢铁踏板,这是为了化雪时,让雪水流过。过了踏板就是一扇金属门,门不高,也不宽,外表简朴,没有装饰,典型的北欧简约风格。连接着门的是一座钢筋水泥通道,约十几米长,从山腰里伸出。水泥通道一侧的墙壁上标有英文的“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”字样。记者此前看过一些报道,说此通道设计如何如何“艺术”,可反射北极光云云,就特意问了Haga。她说,大门和入口通道设计并无什么艺术之处,一切都是为了种子的安全和便于管理,如暴露部分的外墙有一米多厚,门是防爆的,坚不可摧。
打开首道门后,记者一眼就看到一条很宽敞的通道,约有几十米长,通道顶上和两侧都排列着许多或粗或细、或直或曲的管道。Haga说,这是种子保障和研究系统,如一直保持零下18摄氏度恒温。虽然平时都无人看守,可库内外的一举